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bandao.com跨越百年时空的接力守护——记中国-斯洛文尼亚文物修复领域首次合作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14 20:09:15   浏览:

  bandao.com新华社卢布尔雅那11月14日电(记者周玥彭卓)“这件事,我们终于办成了!”斯洛文尼亚民族志博物馆亚洲文物展策展人拉尔夫·塞普拉克兴奋地说。经过近十年筹备,博物馆终于迎来中国故宫博物院专家,助其修复、清点一百年前抵达斯洛文尼亚的中国藏品,为举办“斯库谢克藏品中国文物展”做准备bandao.com。

  这是11月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拍摄的修复完成的中国古建筑木质大门模型。新华社记者周玥摄

  塞普拉克介绍,民族志博物馆1963年接收到五百余件中国藏品的捐赠,其中一堆大到一人多高、小到指甲盖大小,形状各异的上万个木质零部件令斯方多年来束手无策,“我们的愿望就是将所有部件组装并展示出来。但是,在斯洛文尼亚,没有专家知道如何组装”。

  这是10月1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拍摄的中国古建筑室内装饰碎片。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摄)

  2014年,斯洛文尼亚文化部与故宫博物院建立联系,邀请中国专家组来斯考察。经过论证,这些木质零部件包括一个古建筑大门的模型和花罩、隔扇等室内建筑装饰。然而,就在中国专家准备赴斯启动修复、清点工作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项目暂时搁置。

  如今,故宫博物院专家从北京飞抵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眼见项目延宕多年终获重启,塞普拉克感慨万千。在他看来,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文物复原,更在于架起斯中文化交流的桥梁。

  10月1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鲍杰(左)和史孙明修复中国古建筑木质大门模型。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摄)

  在文物修复现场,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工程师史孙明介绍,这种三开间古建筑大门的模型常用于宫廷、寺庙、园林的大门制作,中国古代在建造实体建筑前要做模型,大多是纸质,但是民族志博物馆保存的模型为木质,上面还清晰保留着记录制作过程的墨线。

  “档案上有木质模型的记载,但是留下来的实体模型其实很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料。”史孙明说,在整理出来的故宫博物院文物中,只有两个类似模型,但是上面没有工匠保留的墨线。

  1920年,在北京居住六年的伊万·斯库谢克携带两千余件从中国收集的物品返回卢布尔雅那,希望在这里建造一座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中国博物馆。然而,收入有限导致斯库谢克一家生活并不富裕,多次搬家也令从中国带回的许多物件丢失或损坏。斯库谢克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中国博物馆梦。他和妻子相继去世后,剩下的五百余件中国文物被捐赠给国家。

  10月1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侯腾龙(左)、黄齐成修复中国古建筑室内装饰。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摄)

  “斯库谢克不同于那些收集高价值中国物品的欧洲收藏家。”卢布尔雅那大学艺术系亚洲研究院教授娜塔莎·万佩利·苏哈多尼克介绍,斯库谢克的收藏品大多是普通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明信片、扇子、鼻烟壶、烟斗、酒壶和家具等,他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批中式家具收藏家之一,收藏的部分代表性家具作为基本陈列摆放在民族志博物馆三层展厅。

  “直到生命的尽头,斯库谢克一家都与这批中国藏品生活在一起。”斯洛文尼亚科佩尔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海伦娜·莫托说,斯库谢克的公寓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博物馆”,以及“联系当地知识分子的网络”和“关于中国和中国艺术的信息中心”。

  这是11月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拍摄的修复完成的中国古建筑木质大门模型。新华社记者周玥摄

  而随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逐渐了解,斯库谢克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印象也在发生改变。“他(从中国)回来时已经具备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知识,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看法。所以,他后来成为斯洛文尼亚国内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民间大使。”莫托说。

  复原斯库谢克藏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时间原因与策展要求,中国专家修复完成了大门模型和两组样式经典又极具代表性的室内建筑装修。

  10月10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鲍杰制作大门模型缺失的部件。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摄)

  负责室内檐装修文物修复的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馆员侯腾龙说,中方专家以内檐装修的制式规则作为依据,对多个杂乱的部件进行整体样式的推测与还原,并对其上主体结构部位的碎片进行断茬位置的确认,对斯方提供的所有部件及碎片进行归类整理,并向斯方提供相应的参考图片、制式做法bandao.com、比例关系等,便于斯方在中方专家回国后可继续独立地开展修复工作。

  10月1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修复中国古建筑木质大门模型。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摄)

  “此次合作进一步加深了中斯两国在文化、文物方面的交流,”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研究馆员郭福祥说,“通过中国的历史文物,让斯洛文尼亚的学者和百姓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理解我们文化的特质。”

  郭福祥坦言,中斯在文物修复理念上存在差异。“所以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每个方法都各有各的好处,我们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区域对于文物修复的理念,对我们也有借鉴。”

  这是10月16日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民族志博物馆拍摄的中国古建筑木质大门模型上的钉子。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摄)

  百年荏苒,终得梦圆。或许bandao.com,当年从中国带回这些物品的斯库谢克,自己都没想到他的中国博物馆梦是以中斯合作的方式得以实现。正如郭福祥所说,中斯合作修复文物过程本身就是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而也正是多样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包容合作,才使人类文明能够生生不息、永续发展。